“五一”假期的浏阳河畔,一场名为《烟花星球》的治愈系焰火秀点亮夜空。当金色花火在黑夜散为漫天星辰,北京游客小江不由惊叹:“加班熬夜的焦虑、租房通勤的疲惫,好像都在这烟花升空的刹那消散了。”
她的手机镜头里,映着身旁情侣相拥的背影,还有远处前来看烟花的人群——浏阳正用最炽热的方式,承接现代人的情绪暗涌。
情绪经济的“火苗”,从夜空蔓延至街头巷尾。工位上“禁止蕉绿”的盆栽、被捏到变形的解压玩具、需要扛着走的大零食、网购“爱因斯坦的脑子”……新消费热点就这样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中被“引爆”。
连接情感、撬动需求,情绪赛道的“湖南解法”
“湖南可以在全国率先把情绪经济搞起来!”湖南省两会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的这一论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
确实,湖南的情绪经济有着一股草根韧性。当一线城市用大牌包装精致生活,湖南则用本土品牌来撬动多数人的情感需求。
浏阳庆泰公司的转型堪称范本。面对环保禁令和审美迭代等压力,庆泰不再满足于小产品市场,转而深耕做“有故事的烟花”。
2024年12月7日,其“天空之门”高空烟花秀火爆出圈,抖音流量超6.1亿,全网流量超10亿。“落下的烟花是逝去亲人的眼泪”,代表永不失联的爱,网友纷纷评论,“被烟花感动了。”
浏阳烟花将产品嵌入人生重要场景,从“放烟花”到“造记忆”,让情绪消费从瞬时刺激升维成情感连接的长期主义,用刹那绚烂标记人生中的美好时刻。
(游客在浏阳某露营基地,欣赏烟花表演。 刘乐 摄)
来源:湖南日报节选
编辑:白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