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广东顺应烟花爆竹消费需求探索治本之策
最新动态
广东顺应烟花爆竹消费需求探索治本之策
2025-02-218



引语:实施专家指导服务、完善“打非治违”机制、开展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法治化规范化试点......


看似普通的养鸡厂,其实是烟花爆竹“储存场”,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一间不起眼的铁皮房,却是烟花爆竹“中转房”,周围20米范围内就放着大容量柴油罐;名为“赛鸽俱乐部”,实为烟花爆竹“经营部”,2万余箱烟花爆竹紧邻民房……一个个隐藏在群众身边的“定时炸弹”,近期被广东省安委办组织的烟花爆竹联合执法组及时“拆除”。

这些只是广东省安委办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的缩影。烟花爆竹销售旺季即将结束,但广东省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力度依然不减。从2024年12月27日至今,仅省联合执法组就捣毁16个非法储存经营烟花爆竹窝点,查获涉嫌非法的烟花爆竹超3.4万箱,总含药量34吨多。

作为烟花爆竹消费大省,广东烟花爆竹安全风险复杂交织,“打”只是其中一招。该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顺应新形势下烟花爆竹消费需求,通过实施专家指导服务、完善“打非治违”机制、开展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法治化规范化试点等举措,推动烟花爆竹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探索长治久安之策。



01
专家入企细服务

“春节前后1个月左右是烟花爆竹销售黄金期,也是事故易发期。在此之前,我们根据专家组提出的‘诊断方案’,举一反三查治隐患,平安度过了事故易发期。”广东省恩平市恩洲烟花爆竹有限公司经理吴伟湛对省应急管理厅此前组织的专家指导服务赞不绝口,认为正是有了专家的帮扶指导,才奠定了企业在销售黄金期乃至长期发展中的安全基础。

2024年9月底至11月中旬,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危化处结合该厅“万名专家下基层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聘请国家级专家,深入全省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开展全覆盖指导帮扶服务,对每家企业进行全面细致的“诊断”和“开方”。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们请的是国家级专家,有利于从更高层面、更广角度看待烟花爆竹行业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深层次找出问题,为企业量体裁衣、靶向服务。”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危化处一级调研员谢义茂说。

专家和监管人员近400人次检查了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仓库91个,除认真查看企业安全评价报告、人员安全资质及现场安全设施情况外,专家会对一些从业人员习以为常、现在不认定为是隐患,但随着标准提高和企业发展,将来有可能成为隐患的问题,以“面对面”说理方式,向企业负责人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历时1个多月的帮扶服务中,专家组共发现一般隐患839项,位列第一的是运行管理类隐患。在重大事故隐患方面,专家组共发现108项,其中超标产品类隐患最多,占47%;安全距离类隐患占23%;擅自将闲置建筑物或值班室用作员工宿舍和办公室的建筑用途类隐患占20%。

“从发现的隐患看,背后原因既包括标准规范更新滞后、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也包括一些设计单位缺乏专业资质和技术,还包括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不足、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淡薄等。”国家烟花爆竹安全专家刘春文说。专家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相关要求,为企业在隐患治理等方面提出专业化建议,让企业会整改、真整改,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从而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安全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等销售旺季过后,各企业将着力治理深层次问题隐患,用好扩大内需、低息贷款等政策,补齐物防、技防等短板。”广东省烟花爆竹流通协会会长李湛艺说。



02
 完善机制“拆炸弹”

1月21日,广东省烟花爆竹联合执法组收到一条举报线索,称某市一民宅车库内,有非法储存的烟花爆竹。联合执法组立即赶往该民宅,共清点出“4寸礼花弹”等违禁超标烟花爆竹151箱、礼花弹发射架4个。

“民宅、废弃厂房、集装箱挂车常成为烟花爆竹违规储存点。这类储存点无任何安全设施,且不同性质产品经常混放,危险性极高。”谢义茂介绍,有的烟花爆竹经营企业为节约成本,利用集装箱挂车、废弃厂房等作为中转站,特别是在销售旺季,以车代库、跨区域运输、走私“黑货”(超规格、超药量的烟花爆竹)等非法违法行为极易反复,“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予以有力打击”。

在春节前后等重点时段,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供销等部门单位,成立省级督查组,并设立500万元举报奖励专项资金,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在暗访摸查、查实现场后,通知属地政府职能部门予以查处,打点带面、追根溯源,防控重大安全风险。2024年10月至今,该省共查处烟花爆竹窝点1363个,缴获非法烟花爆竹19.78万箱,毛重共1425.17吨,累计涉案金额2398.73万元。

烟花爆竹非法生产和销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流动性,由于监管职能和手段所限,仅靠应急管理部门很难根治顽疾。广东省安委办督促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建立烟花爆竹属地政府“打非治违”工作协调机制,将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情况通报给属地政府,由其协调解决。

纵向压实属地政府责任的同时,横向上,广东省安委办持续完善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跨区域协作机制,支持与闽赣湘桂接壤地区通过交叉检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方式,打击跨区域非法行为。“相邻省份接壤地区强化烟花爆竹监管合力,有利于解决流窜作案等突出问题。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彻底斩断非法烟花爆竹利益链条。”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危化处处长张志明说,该机制切实提高了区域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效能。

广东没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只有批发、零售企业。目前,90余家批发、零售企业及相关单位均已加入广东省烟花爆竹流通协会。广东省安委办充分发挥协会行业自律、沟通桥梁作用,组织职能部门参加协会相关会议,深入企业调研,找准安全监管重点、难点、堵点。李湛艺介绍:“在应急管理等部门指导下,协会将强制性法规标准规范运用于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过程管控等工作中,建立了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体系。”

针对烟花爆竹隐患发现不及时、检查有遗漏、整改不闭环等突出问题,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运用省安全生产移动执法信息系统,实现执法检查可追溯、可分析、可运用。由于批发企业往往设在偏远地区,该厅还探索将其接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随时开展线上巡查,解决传统监管手段受时效性、地域性影响的问题。



03
瞄准问题治根本

广东作为烟花爆竹消费大省,百“花”齐放下,一些影响安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在烟花爆竹销售旺季,批发商需要临时招聘大量工人从事烟花爆竹搬运工作,但这项工作属于特种作业,无证上岗是重大事故隐患。中山市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华感慨:“很多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文化水平不高,难以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

对此,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推动设立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和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担考务工作,确保考试权威性,考试内容则偏重于实操,少考、不考死记硬背内容。

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目前遇到的另一难题则是被查扣的烟花爆竹无处存放,存在极大隐患。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发现这一问题后,抓紧推进集中批发仓储设施建设。该厅以佛山市为突破口,指导该市建设一个匹配全市烟花爆竹销售和流通存储量的批发仓储场所。通过努力,今年春节前,该省“禁改限”政策实施后的首个新建烟花爆竹批发仓库在佛山投入运营,并配建了全市“打非治违”罚没专用仓库,使罚没的非法违法品得以妥善存放。该做法将在该省进行推广。

在谢义茂看来,最难的是走出一条治根本、管长远的监管之路。他表示:“从长期监管实践看,依法治理这条路非走不可,必须用改革的思路破题。”

比如,烟花爆竹在不同的监管部门有不同的叫法,有的部门叫危险品,有的部门叫危险货物,还有的叫易燃易爆物品等。监管物品名称不统一,使得日常监管难以融合。广东省安委办组织省发展改革、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烟花爆竹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法治化规范化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涉及十几个部门,广东省要求对每一条事关烟花爆竹安全的法规条文都进行梳理,把“硬要求”提炼出来,为监管者和经营者提供指引。

中山市作为试点地区,该市应急管理局已将相关指引手册发放至企业和部门。该局危化科科长袁锦添告诉记者:“指引手册明晰了各部门在监管方面存冲突、有模糊的法规条文,不仅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指引,也是企业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说明书’,涵盖企业从立项到关闭退出全生命周期涉及部门的职责。”

由于各部门在标准等方面各有考量,造成有的法规标准在企业难以得到真正运用和落实,存在“企业不知怎么干、部门不知怎么管”的问题。鉴于此,各项标准梳理出来后,广东省安委办将组织法律、技术、监管方面的人员到企业进行核查,看“硬要求”在企业是否行得通。而经实践检验的“硬要求”一旦形成,不管是经营者还是监管者,都要对照落实,以切实解决“想管不会管、有法不会依”等问题,力争彻底解决一批难以根治的问题。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编辑:白松元


声明

1.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烟花爆竹协会官网(http://www.chinafireworks.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zgyhbzxh@163.com,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10-64464058),感谢支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